3月5日下午,思政教研室在润德楼401室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教研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锐参加教研活动并一一进行指导。
活动中,毕晓妮老师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这一章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生动描绘了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宏伟蓝图。金聪老师则带领大家深入探讨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给予了在场教师很多思考和启发。吴霄彤老师展示了其青教赛作品《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通过精彩的演讲和多媒体展示,生动诠释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教学展示结束后,众教师纷纷就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交流。马克思主义院长徐锐在点评时,对金聪老师的深入探讨表示赞赏。他认为,金老师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尤其是实事求是以及在今天的运用,使之更加贴近现实,易于理解。金老师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不仅深化了教师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也启发了大家对于如何将历史智慧应用于当今时代的思考。这种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现实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吴霄彤老师的青教赛作品,徐锐院长认为,吴老师的授课流畅、具有张力,将《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一主题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学内容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同时情感饱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得这一主题深入人心。这种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
最后,徐锐院长总结道,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不仅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学术素养,更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他鼓励大家继续加强教学交流和研讨,共同探索更加高效、生动的教学方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贡献力量。


此外,教材编写团队还就《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的编写情况进行了反馈,就如何进行“金教材”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教师们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也为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思政教研室将继续秉持创新、务实的精神,不断推动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