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2025年山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相关安排,扎实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全体师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严格按照《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安排,扎实开展各项相关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高质量推进教学内容建设
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紧紧围绕《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指导方案》中大学阶段“析爱国之理 敢挺膺担当”的教学主题,深入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团队协作、个人展示、集体打磨等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全体教师深入研讨教学重难点,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高质量爱国和国防教育思政课。
二、分头推进,高效率拓展教育实施路径
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进课堂活动,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爱国和国防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结合学生社团活力,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实践系列活动。依托“迎新晚会”等校园文化载体,将爱国主题与艺术形式深度融合,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借助学生党团课平台,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理论宣讲、事迹报告等,进一步强化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多路径协同、多平台联动,全面提升爱国和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高效率推进、全方位育人。
三、创新特色,高水准打造思政育人品牌
精心策划并录制《析爱国之理 敢挺膺担当》思政大课,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教育传播渠道。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厚植师生爱国情怀。开展“永远跟党走——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事迹”专题党课,强化师生理想信念和国防意识。与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加强合作,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爱国和国防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多管齐下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富有感染力的爱国和国防教育品牌项目,切实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四、督促落实,高要求保障教育工作实效
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过程管理,严格督促落实。通过常规检查、教学反馈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教学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共同思政课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爱国和国防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动思政课内涵建设,不断巩固教育成效,切实增强全体师生的国家意识、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