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学科研 正文

“三通三合”打造智能制造专业集群

作者:审核:复核: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11-28点击数:

■关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关键词:专业建设】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是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一大批学科交叉、技术复合、技能融通的智能制造新兴岗位应运而生,但当前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多为经典长线专业,人才培养一般滞后于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如何优化专业体系,适应装备制造业“数字化、集群化”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如何培养多样化人才,适应智造时代“个性化、小批量”岗位变迁及多元需求的新变化;如何强化教学条件支撑,适应智能制造企业“交叉多、迭代快”技术变革的新挑战。因此,为培养更多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06年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研究先行、实践创新,重点围绕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结构、课程内容、培养模式、教学评价、师资团队和技术平台6个要素进行创新与突破,打造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其实践成果在最近公布的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获得一等奖。

构建智能制造专业集群,贯通产业链与教育链

针对装备制造业“数字化、集群化”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如何优化专业体系的难题,学校构建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出台专业群建设五年规划,完善专业预警与调整机制,始终保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借鉴产业集群理论,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了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建设,创新了专业集群建构理念。通过调研、聚焦、重组,专业动态调整优化,形成了群间协同、群内协调、优势互补的集群式专业结构,构建了与产业升级发展同频共振的国家、省、市、校四级专业群建设体系。对标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中的智能工厂、智能使能等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系统设计、群院结合,构建由数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群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整合公共基础课程组(共51学分),开发技术拓展课程组(“人工智能”等35门)和证书接口课程组(“多轴数控加工”等78门),建成集群共享“课程池”,实现专业集群、资源集成和管理集约。主持研制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标准,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务系统课程库中迭代课程标准5101个,实现智能制造国家技术标准研发与专业教学标准优化“双标同步”。通过“三集统筹、双标同步”构建专业体系、优化专业结构、升级课程内容,全校85%的专业围绕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进行布局,精准服务高端装备、物联网等省市重点产业集群。

创新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打通岗位链与培养链

针对智造时代“个性化、小批量”岗位变迁及多元需求的新变化,如何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难题,学校创新了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系统设计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发挥特长、多元成才”原则,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在德技融合、专创融合育人途径及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多通道机制方面重点突破。共建产业学院,与百度、西门子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实施双元育人。紧盯岗位需求,优化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强化德技融合、专创融合,涵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化学分银行制度改革,实施分类培养,课证融通培养双证实用型人才,群间协同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研创一体培养拔尖双创型人才。毕业生具备“六个一”特征(项目、论文、专利、竞赛、课题、优秀毕业设计中的1 项及以上)占比23.6%,各类证书获取率达146%。依托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专业和课程诊改为重点,以智慧校园大数据为支撑,改革教法、学法和考法,推进过程评价、增值评价。通过“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优化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评价改革,系统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了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毕业生智能制造领域高端岗位就业率达40%。

打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融通创新链与人才链

针对智能制造企业“交叉多、迭代快”技术变革的新挑战,如何强化教学条件支撑的难题,学校打造了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聚焦“智改数转”,以“技术、项目、资源”为核心要素,系统规划平台架构。坚持“企业的伙伴、学生的家园”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顶层设计,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聚力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和技能培训等校企合作交汇点,打造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命运共通”的产教融合集成大平台,具有“人才培养、生产示范、技术服务、文化融合、国际交流”等多项功能。完善优质教学资源转化机制,组建校企混编团队,聚焦智能仓储、5G工业应用等方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建设技术案例库,并转化为教学项目库,更新2个国家资源库。大幅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引领、并跑产业”强化支撑体系,完善科教资源转化和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打造“双师”团队和技术平台,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项目和教育强国工程各1项。

(作者:龚方红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专家点评】

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 周建松

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载体,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途径。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专业建设类成果内容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明显效果。

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之举,其中智能制造是解决“卡脖子”“卡身子”的重要环节,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在打造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着力培养出数以千万计服务智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便成为题中之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不断研究制造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并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趋势,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其一等奖成果《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把产业链与教育链、岗位链与培养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把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立体创新,同时通过标准制定、对口支援等路径有力地影响与辐射到全国和国际,走出了一条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对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大学东路689号 联系电话:0534-2557616